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

国际关系学院2017—2018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发布时间:2019-01-09

国际关系学院

2017-2018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国际关系学院作为一所与共和国同龄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一所以外语、国际问题为教学科研重点的多学科大学,是没有实行大规模扩招的极少数全国重点高校之一。六十多年来,学校为国家输送了大批政治素质过硬、综合素质高的涉外工作领导和管理人才。进入新时代,学校不断深化“要求高、专而精”的办学理念,在更高的起点上突出政治建校传统,秉承“忠诚、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不断创新“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人文精神、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卓越人才。

2017-2018学年是国际关系学院迎接上级巡视整改、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整顿教学秩序的重要一学年。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校突出学校的发展特色,进一步强化本科教学在学校的中心地位,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水平,学校事业取得积极进展。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结合我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人文精神、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卓越人才的总目标,学校确定了各大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外语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政治素质过硬,熟知对象国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概况,掌握扎实的外语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熟练的外语应用能力,灵活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思辨创新的能力,能够胜任国家政法系统、涉外企事业单位、教学科研机构等各种业务管理和研究工作的专门人才。

社科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政治素质过硬,具有良好的个人素养和道德修养,富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系统掌握专业理论与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综合分析和研究能力、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能够胜任政法系统、涉外企事业单位、教学研究机构实际工作的专门人才。

理工科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政治素质过硬,具有较宽专业知识面,了解国际、国内专业技术的最新发展及成果,掌握专业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一定技术研究和创新能力,且能够熟练运用外语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或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本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改进重点举措

1.深入推进本科生思政教育工作,把牢政治建校这一立校之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按照全国思政工作会议和教育大会精神,丰富学生思政工作平台和载体,提升工作效力。一是继续完善新生引航工程,新生第一课重点开展以爱国主义、立德立规、爱校荣校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讲座。二是以营造“学榜样、做先进”的校园氛围为主线,开展国奖获得者颁奖典礼、学风形象大使评选、志愿之星评选等颁奖典礼和宣传活动。三是依托新媒体平台打造网上教育和宣传阵地,围绕思想引领、国防教育和入伍退伍学生典型宣传、安全教育、诚信教育、就业创业、心理健康、校园文化和氛围营造等内容,在“团学小微”和“国关学子”两个微信平台推送文章近百篇。四是首次在军训工作中引入退伍学生士兵辅导员,尝试 “朋辈教育”新路径。五是继续发挥志愿服务的思政教育作用,依托“中非论坛”、和街乡对接志愿服务等活动,深化志愿服务理念的普及和建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2018年,为不断提升我校全员育人的导师制工作水平,组织开展“本科生优秀导师评选工作暨本科生导师工作经验交流活动”,16名教师荣获2018年度“国际关系学院本科生优秀导师”称号。这些先进典型为我校本科生导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立德树人树立了榜样,为提升我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以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完善党委教师工作部和学校教师发展中心职能,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学能力提升

学校以组织教师探索具有时代特征和富有实效的思政教育新方式为抓手,以育人的实践与实效来检验教师师德师风。规范管理,制度先行。2018年,学校修订了《国际关系学院师德行为规范》,从遵守职业道德、教学行为、学术行为、师生关系行为和其他行为规范等方面对我校教职工师德行为做出全面规定。在总结师德师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学校制定了《国际关系学院师德“一票否决制”实施细则》,明确了否决清单、审查程序和结果运用,为我校新时代更好地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奠定了科学规范的制度基础。

结合巡视整改要求,学校进一步完善了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工作职责,明确了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作为学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师德师风建设、教师培训和教师职业发展相关工作的二级职能部门的五项主要职责内容。建立了教师发展中心联络人制度,负责收集汇总本专业教师培训学习需求,协助教师发展中心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培训工作。

3.大力加强国家安全相关领域科研建设,夯实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和国家安全专门人才培养的学术基础

学校形成了以国家安全相关领域研究为重点的多学科协同创新体系。2015年以来,学校承担的国家安全相关领域高层次科研项目逐年递增,累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前沿科技创新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和主管部重点项目41项。近三年,学校教师出版相关领域学术专著、编著、译著和省部级以上规划教材156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17篇,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奖项32项。

学校《国际安全研究》期刊作为“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全文转载率在政治学类期刊和高校学报年度排名双双位列前十位,今年8月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期刊合作发布的“年度国际安全态势感知指数”,成为我国首个面向全球公开发布的国际安全大数据评级指数。学校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入选AMI中国核心智库,《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和《中国国际安全研究报告》填补了我国蓝皮书系列国家安全领域的空白,成为国家安全领域较为权威的智库报告。学校已成为引领中国国家安全理论研究前沿和学术创新的重要平台。

今年5月,由我校牵头,与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政法学院、外交学院、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共同组建“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与协同创新中心”。“中心”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突出服务中央大局和贴近实践一线,以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为基本范畴,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通过交叉融合、协同创新,以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以“文理-军地-校所-校校-校内协同”为路径,全面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适应我国国家安全工作发展的国家安全学学科理论体系、人才培养机制和国家安全学学科专业建设综合研究。

4.不断凝练国家安全专业教学特色,加强课程和教材建设,加大国家安全人才培养力度

2017年,学校面向全国高校开设的《解码国家安全》MOOCs/SPOC课程被评为全国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8年又开设了《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慕课,目前已在清华大学学堂在线运行两个周期;学校围绕专业教学编写了《国家安全学》、《国家安全管理学》等一批精品教材得到广泛使用,取得良好效果;特别是2018年,围绕大中小学教育不同层次,由人民出版社组织出版,我校专家学者共同编写的《国家安全教育》系列读本(共六册)正式发行,成为国内高校推出的首套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教材读本。

2017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在政治学一级学科下增设“国家安全学”研究生专业,完成了相关培养方案设置并开始招收统分研究生,首批12名硕士研究生于今年9月正式入学,成为我国第一批具有国家安全学学科背景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2018年初,我校还成功获得国务院学位办第二批“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硕士授权;3月,教育部核准了“网络空间安全”本科专业设置;首批本科生33人已于9月份正式入学。

(三)专业设置

我校本科教育设有国际政治、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日语、法语、传播学、法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网络空间安全、行政管理10个专业。近年来,结合社会和行业需求,我校鼓励各专业发展新型专业方向。目前我校招生专业方向有11个,即国际政治、国际经济与贸易、政府采购、英语、日语、法语、传播学、法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网络空间安全、行政管理。

(四)在校生情况及生源质量

我校本科教学长期坚持小班教学和精细化培养,尤其注重外语基础、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坚持宽口径、厚基础、新视野、强素质的教学传统,努力造就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具有较强社会竞争能力的新型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人材。目前,我校全日制在校生数2922人,其中本科生人数2246人,占比76.87%。我校对优质生源一直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总体生源质量保持优良,生源结构趋于平衡。

2018年,我校文理科录取平均分高于当地重点线75分和109分。在实际录取的500人中,共有224名考生通过面试录取,占录取人数的44.8%。从性别及科类比例上看,女生252人,男生248人,女生人数占总数的50.4%;文科生205人,理科生260人,综合改革生35人,文科生占总人数的41%。生源性别比例及文理科比例较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及育人需求。

二、教师及教学条件

(一)教师队伍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招生规模、专业发展、学科建设等要求,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强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团队建设,注重青年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为学校创建国内一流学科奠定良好基础。

截至2018年8月,我校授课教师中专任教师173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人数2246人,生师比为18.84:1。其中,具有高级职称117人,占比67.63%;45岁以下(含)中青年教师98人,占比56.65%;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5人,占比54.91%;外校毕业教师151人,占比87.28%,。中青年教师已经成为我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学缘结构更趋多元、合理。

我校教师教学能力较强,在教学中注重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截至目前,学校共有北京市级教学名师9名,部级优秀教师7名,校级教学名师11名,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名。我校教师参加各种评选获得的荣誉,从侧面反映了全社会及教育主管部门对我校办学水平的肯定,这些教师长期活跃在本科教学一线,是我校的宝贵财富,在教师队伍中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

(二)教学条件

学校不断加大教学投入,将经费重点向教学一线倾斜,持续改善教学条件。2017年,我校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0.56万元;本科专项教学经费(自然年度内学校立项用于本科教学改革和建设的专项经费总额)338.27万元;本科实验经费(自然年度内学校用于实验教学运行、维护经费生均值)8.44万元;本科生生均实习经费(自然年度内学校用于本科培养方案内的实习环节支出经费生均值)2.92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33万元;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419.07万元;生均教学行政用房12.35平方米,其中生均实验室面积0.57平方米。

我校图书馆总建筑面积5925平方米,阅览室座位数741个,馆藏出版物包括图书、报纸、期刊、光盘、网络数据库、电子图书等。截至2018年8月,我馆藏书总量达到48.26万册,当年订阅纸质期刊734种,保有电子图书1832089种、电子期刊152000种、数据库69个,包括:Jane's军事与安全评估情报中心、RAND报告、ProQuest Political Science Database 、古意特、Lexis Advance、日本经济新闻网、全球智库、秒传图书馆联盟资源协作系统、知彼工程数字图书馆、全球案例发现系统、歌德电子书借阅机、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升学视频资源平台等,总经费达到861.06万元,生均纸质图书147.11册。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教材建设

1.专业建设

我校是国内较早从事国际关系研究的院校之一,国际政治专业作为学校的传统优势专业,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高校优势专业和北京市重点学科。自2003年以来,我校以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两个二级学科点为基础,通过强化国际政治系建设,调整文化与传播系、新建公共管理系和法律系,陆续设立了国际政治理论与实践、国际事务管理、国际综合政治、国际文化与传播、国际法等5个培养方向。另外,我校现有3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法学专业被批准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传播学专业被批准为国家级、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政府采购方向被批准为国家级、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

2018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进一步突出办学特色,增设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新增网络空间安全本科专业,新增政治学一级学科下“国家安全学”研究生专业,两个新增专业均已在2018年9月完成首批学生的招录工作。

2.课程建设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在课程开设方面,2017-2018学年,我校开设课程总门数为607门。开设选修课程254门,占课程总数的41.85%;开设双语课程12门,占课程总数的1.98%;夏季国际化小学期开设课程26门,占课程总数的4.28%;教授主讲课程门数为99门,占课程总数的10.9%。

2018年夏季小学期于2018年7月2日-7月22日举办,聘请国际师资26名,开设各专业课程26门,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法律、语言文学等多个领域,选课学生889人次,开拓了学生的国际视野,有效提升了其外语应用和国际交往能力。

在优质课程资源建设(MOOCs/SPOC)方面,为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校内优质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共享,在校级精品课建设基础上,我校积极推进校内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依托学校优势学科,以国际关系和外语专业优势为突破口,在大学英语教学和通识教学模块中开展混合式课程建设试点。目前,学校已建设完成并在线运行13门,正在投入建设和即将建设优质MOOCs/SPOC课程7门 。

同时,学校为进一步有效满足学生需求,积极探索创新校际协同育人培养模式,通过相关平台实现了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专业合作,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课程合作,引入金融学、IBA(创新创业与商科)、数据科学、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等微专业或辅修专业项目,首期项目共招生97名同学;引入阿拉伯语、韩语入门课程,丰富了我校二外、三外小语种课程资源,首期共招生45人。上述专业和课程教学均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地保证了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除了优质课程引进来,我校还积极探索优势课程走出去。我校《英语美文悦读人文篇》、《英语美文悦读社科篇》、《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三门课程正式登陆学堂在线网站,累计选课24000余人次;《理智与情感的生活智慧——英国文学名著多维导读》正式登陆中国大学MOOC平台,累计选课5000余人次。

3.教材建设

学校以《国际关系学院学科建设总体规划(2017-2025)》为统领,以“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与协同创新中心” 建设为纽带,推动国家安全教育网络精品在线课程建设;组织我校教师共同编写《国家安全教育》系列教材读本(大中小学版),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成为国内首套适合不同学业层次学习使用的《国家安全教育》系列教材。

(二)教学改革

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和北京市对高等教育的指示精神,自2014年启动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持续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以学习效果为导向,重构教学流程,开展研讨式、批判式、互动式翻转课堂,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重在将知识传授转化为能力培养和素养养成,经过4年的不断探索,已经成为我校本科教学的重要形式。通过深度挖掘我校优质课程资源,已累计建成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3门;面向全国高校的优质慕课,截止2018年9月全国高校选修我校优质慕课的人数达到7.74万人次,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在全国高校普及国家安全知识,提升高校学生安全意识,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和社会效果。

目前,我校基本形成了“3+1”的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即搭建了三个混合式教学平台(以通识教育为主的智慧树网平台;以专业教学为主的学堂在线平台;以外语教学为主的外研在线平台);一个通用于各个类型课堂的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2018年,学校与智慧树网合作,建成“国际关系学院课栈”,为我校教师提供一站式的在线课程建设、混合式课程教学改革咨询服务,进一步提升了我校开展相关改革的保障水平。网络直播互动教学在我校已经实现了常态化应用。从2016年在交流中心五放建成直播互动教室以来,每学期都有5-10门面向全国的优质慕课在我校固定开展直播互动教学,一方面有效推动了学生学习模式的转变,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学校的影响力。

(三)教学管理

1.提升教学服务保障能力

为鼓励我校学生外语学习,便利学生参加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我校主动申请建设大学英语四、六级北京市市级口语考点,有近600人次参加了2018年的四六级口语考试。

2、严格教学管理,全面整顿教学秩序

为加强教师管理,强化责任追究机制,学校严格落实查课、听课、抽查、巡查、督导以及巡考等制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2018年共处理2起教学事故。

(四)校际协同育人

为进一步在办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创新校际协同育人培养模式,合理提升本科生学业挑战度、拓展课程深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充分利用校外优质资源,提高课程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我校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微学位、微专业项目。2018年秋季学期,我校与外研社共同开发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小语种课程——《韩语入门》《阿拉伯语入门》,延聘北外优质师资,拓宽了我校小语种教学的范围,开创了国内高校小语种教学的新模式。努力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推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一)推动实践教学的切实开展

本科生培养方案通过实行“素质拓展学分认定”落实对学生四年一贯实践能力培养与考核的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学术课题研究、学科竞赛、学术讲座、体美比赛等,综合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2018年度大学生创新项目立项14项,批准经费为7.83万元。截至2018年8月,我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已顺利完成6期,获准立项230项,项目优秀率21.82%,合格率为70.47%,淘汰率7.71%,呈良好态势分布,项目覆盖58%的在校生和63%的教师。

为了适应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从2012年开始设立“国际关系学院大学生学术支持计划项目”,先后投入科研经费520余万元。2018年,学校给“国际关系学院大学生学术支持计划”项目投入科研经费88万元,批准立项255项。此项学术训练计划以科研项目为载体,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同时,通过指导教师与学生科研团队的密切合作,开创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努力营造浓郁的校园学术氛围。北京市共建项目经费20万元支持院系开展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申报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毕业设计(创业类)支持计划项目7项。在本科教改专项经费中设立“实习实践教学改革专项”,对包括学科竞赛、学术活动、课堂实践环节、实践课程等给予重点经费支持,进一步提升实习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

学校积极鼓励师生参加高水平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项目,在竞争中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创造操作能力,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2017-2018学年,我校学生在国内外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多项荣誉,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创业大赛、全国高校商业精英营销模拟决策学科竞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

(二)推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方面,我校每年用于实践教学改革方面经费约60万元,经费主要用于支持学生实践课程以及课程实践环节,让学生在获取或巩固理论知识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运用观察和实践的手段处理问题的基本技能。学校积极开拓社会资源,广泛联系国家机关、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共同探索合作育人的方法渠道,推动实践教学改革,逐步解决了学生校外社会实践零散化和碎片化的问题,成效明显。

实习实训基地方面,我校国际经济系与校外中国招标采购研究所等四家单位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文化与传播系与新华社广告中心等三家单位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法律系与海淀区法院等九家单位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信息科技学院与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等四家单位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这些实习实训基地建立以来,校企双方密切合作,在人才培养特别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基地采用模块化实习、临时性实习等不同深度层次的实习模式,以及由合作方直接承担实践性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等形式,为我校的特色专业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支持,每年均有近200名学生进入到1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实习实训,培养了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学的价值观。

(三)提升毕业论文质量

学校注重毕业论文环节的管理,制定了《国际关系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管理规定》《国际关系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格式规范总则》等规范化的管理文件,对选题原则及确定、学生写作、教师指导、质量标准、成绩评定、学术诚信等方面都做了明确的要求。学校注重提高毕业论文质量,严把选题关,坚持“一人一题”的原则,强调指导教师的职责,强化从开题报告、初稿、二稿、定稿到指导教师评阅、答辩以及各系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确定成绩的工作程序,保证论文写作每一环节的指导工作得到具体落实,力求在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性质、难度、综合训练等方面,能够全面反映培养目标要求。在毕业论文成绩方面,我校各院系严把质量关,优秀论文的比例控制在本届毕业生总数的15%之内,历年来,总体成绩呈正态分布。

五、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一)实施育人全过程的常态监测

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突出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重点,在办学实践中不断加强统筹领导,完善人才培养工作机制,带动总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设立学校人才培养委员会,作为全校人才培养的咨询、建议、评议结构;以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为抓手,不断深化以学生学习效果为核心的质量意识,鼓励教育教学模式和手段的创新,积极推进“一制三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办英语创新人才实验班;设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通过丰富的培训活动推动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学校不断加大教学投入,将经费重点向教学一线倾斜,持续改善教学条件;行政和教辅单位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服务管理,着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合力推动人才培养中心工作开展。

学校领导对本科教学注重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学科专业与教学质量建设、人才培养及机制改革事业发展分规划,对五年内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进行统筹安排;注重深入教学一线,全体校领导坚持为本科生上课,直接听取教学一线的意见和建议,深入把握不断变化的教学需求,带头落实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掌握教师课堂授课效果,开展调查研究;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引进向教学一线倾斜,注重教学团队建设,关注青年教师职业发展规划。

(二)强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学校坚持“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生命线”的理念,不断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包括教学质量保障决策系统、全过程教学质量评估系统、教学质量信息收集反馈与持续改进系统三个部分。学校实行教学质量一把手责任制,校长和教学单位负责人分别作为学校教学质量和各专业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副校长与教务处负责统筹协调各教学单位落实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等各项具体措施。学校在人才培养委员会下设教学委员会,指导全校教学工作;成立教学督导组,对教学全过程进行督导检查,全面保障教学质量。

按照“全员参与”“全过程监控”以及“循环改进”的原则建立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开展了系列的教学质量评估项目,包括:课程教学评估、学生学习过程评估及教学专项检查等。课程教学评估是指学校建立了学生评教、督导评教、同行评教、领导评教四位一体的课程教学评估体系,形成了监督与引导相结合、重在引导的课程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学生学习过程评估是指为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质量的监控,学校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教学管理措施,不断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质量的监控;开展教学专项检查是指学校每学期根据教学质量监督工作安排,对期末试卷(包括闭卷、堂上及堂下开卷)、毕业设计(论文)、培养方案制定与执行情况、翻转课堂教学、教学大纲与授课计划等工作进行专项检查。通过评估及检查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查找不足,采取有效的治理和改进措施,修订了《国际关系学院教务教学教师管理文件汇编》,从而进一步规范教学过程管理,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

(三)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根据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需要,建立了本科教学情况基础数据定期采集分析制度。学校每年组织相关管理部门和教学单位,采集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按时上报。目前正逐步加大数据采集、分析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力度,将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纳入学校本科教学综合管理系统建设。

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和教学质量信息的适时采集、反馈和处理,使学校领导和管理部门掌握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基本状态,能够及时、直观地发现本科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是评价、反思和修正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为学校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六、学生学习效果

(一)依托学科竞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2017-2018学年,我校本科生学科竞赛获奖98项,其中国际级奖项22项,国家级奖项22项,省部级奖项54项;在本科生创新活动、技能竞赛中,我校学生共获奖项47项,其中国际级1项,国家级7项,省部级39项;文艺、体育竞赛获奖163项,其中国家级26项,省部级137项;学生发表学生论文49篇;发表作品43篇;英语四级考试累计通过率为97%,英语六级考试累计通过率为85%;英语专业的英语专业四级通过率为85.71%,高于全国同类院校11.4%,专业八级通过率为70.69%,高于全国同类院校7.1%;非英语专业的英语专业四级通过率为85.12%,专业八级的通过率为53.34%。

(二)创新教育模式,丰富学生职业发展教育

2018年,积极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和就业教育,在继承和巩固原有特色体系的基础上,坚持以学校的人才培养战略为统领,引入优质慕课课程,分年级开展职业引导和求职辅导,在去年实现课程全程化、全覆盖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丰富就业教育内涵、形式和内容,从品牌发展、辅导体系、实习实践、队伍建设、校企互动等方面进一步推进我校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和就业教育的系统建设和发展。

(三)搭建平台,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2018年,就业指导中心在成功举办首届模拟创业比赛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创新创业工作,通过举办第二届创业比赛成功选拔出14支优秀团队,并成功推荐辅导4支团队参加第六届“东升杯”国际创业比赛,有1支团队成功闯入半决赛。大学生创客空间运营平稳有序,通过系列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营造出更加积极向上的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提高了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工作成效更加凸显。

与清华大学学堂在线开展合作,引入“IBA” (创新创业与商科)微学位项目,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进而提升职业竞争力。通过学习管理学的一般原理、与创新创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与第一学位学习充分融合,与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提高创新创业领导力,开拓国际化视野,培养真正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的创新创业人才。

(四)用人单位满意度

我校2018年应届本科毕业生人数524人,应届本科生学位授予率为98.15%,就业去向落实比例为92.6%。

用人单位认可度是衡量办学质量和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就业指导中心工作改进的重要推动力量。根据我校对部分公务员、事业单位和企业等30余家用人单位的调查和座谈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就业指导中心服务和保障工作表示满意。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认可度高,普遍认为我校毕业生综合素质高、专业知识扎实、国际视野开阔,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整体就业竞争力强,认为我校的专业教学、外语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契合度较高,我校人才培养整体质量与社会发展需求契合度较高。

调查问卷数据显示,96%的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状况满意,其中 73%的毕业生对自身的就业状况感到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23%的毕业生基本满意;4%的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状况感到不满意。超过 90%的毕业生对学校整体办学及就业指导中心的服务工作感到满意。就业指导中心在学校领导的关怀和各部门的配合下,努力做好日常事务性工作,不断提升就业指导中心服务水平,为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

七、特色发展

(一)持续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助力通识教育改革

限于学校办学空间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为真正解决学校自身的问题,体现学校自身的特色,我校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审慎思考,充分讨论,借鉴国内外高校MOOCs/SPOC教学模式改革的新方向和新趋势,深度发掘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理念融合的优势,2014年以来,我校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设了一批高质量的在线开放课程,优质、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如《综合英语》系列课程、《国家安全教育》、《国际关系史》均已上线运行,优势专业的核心课程也已陆续开始建设。

(二)加大青年教师业务培训力度,夯实教学改革后劲

为配合学校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教师发展中心围绕更新教学理念、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大规模和个性化培训。2018年度共组织教师培训15次,主要包括智慧树混合式教学课程教师培训、学堂在线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培训、京津冀高校教师培训工作研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与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雨课堂专业版功能与应用实践培训、部属院校业务建设研讨班暨教学技能专题培训、北京高校教学管理骨干培训、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传播研讨班、高校管理数据应用分析培训等,培训197人次。

(三)找准科研集中发力目标方向,以科研促教学迈上新台阶

高水平科研是高水平教学的基础。通过多层次、多类型科研创新团队项目和科研特色培育项目的建设,我校的科研资源整合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跨学科、跨领域研究得到了有效推动,初步形成了以国际关系和国家安全为重点的多学科协同创新体系。2018年,我校获得立项的校外项目有国家级课题4个,其他省部级课题10个。2018-2019学年的科研成果包括出版学术专著17部,学术编著11部,学术译著7部,教材5部,发表论文205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49篇。

我校的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中国与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公共市场与政府采购研究所、美国研究所、非洲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为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提升教师科研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我校学术期刊《国际安全研究》入编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国际政治类核心期刊,也被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AMI)》的引文数据库来源刊,以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其全文转载率在政治学类期刊年度排名和高等院校主办学报年度排名中均为前十名。另外,《国际安全研究》英文刊作为我校与国外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学术交流平台,其国际影响力日渐扩大,逐步成为中国总体国家安全观及国际安全研究的重要对外传播渠道。

(四)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为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提供支撑,教育部于9月份确定了若干所试点高校,要求以5年为周期,实施面向非外语专业学生的公共外语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第二、第三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一精多会”(精一门外语、会多门外语)、“一专多能”(懂专业,能多语种沟通写作)的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专门人才。

接到试点任务后,学校认真总结了近些年学校在公共外语方面的教学改革成果,梳理了学校相关学科、专业、课程方面的优势,拟定了试点方案。未来5年,我校将坚持为国家利益服务的办学宗旨,秉承先行先试的精神,切实落实改革要求,以公共外语教学改革带动学生整体外语水平提高,开创具有国际关系学院特色的“国家安全、国际安全+公共外语”教学模式,以培养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面向重要国际组织的高端复合人才。

八、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简称“新时代高教40条”)指出,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是奔,本科教育是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坚持“以本为本”,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培养大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学校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结合新时代高教40条要求,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全面深化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本科教育现代化,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增强我校本科教育的核心竞争力、社会服务力和社会影响力,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下一步将重点开展如下工作:

(一)进一步落实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继续优化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建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本科教育体系。

(三)继续开展Moocs/SPOC课程建设,完善在线开放课程管理办法,向国内国际推广我校优质在线课程。探索虚拟仿真技术在我校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不断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四)加强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顶层设计,加强高端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五)改革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努力打造金课,杜绝水课,健全质量保障管理队伍,明确分级负责的教学责任和教学管理体系。

(六)加强师资队伍培训,实现教师培训体系化、模块化目标,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支持青年教师和业务骨干参加海外培训和国际交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坡上村12号

邮编:100091

电话:010-62861317

官方视频号

官方微信

Bilibili

版权所有©国际关系学院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42号